Copyright (c)2004-2014 XX企业的网站
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水处理设备
环保防排水材料
除尘设备
废气净化设备
客户留言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西安合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Xi'an homey Technology Co., Ltd
产品
文章
搜索
名称
描述
内容
土工布 土工膜 复合膜 土工格栅 防水板 水处理设备
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常用方法
来源:
环保水处理
|
作者:
hemeijiakeji
|
发布时间:
2023-02-08
|
279
次浏览
|
分享到: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
生化处理
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好氧段活性污泥和厌氧段活性污泥两类对如何快速培养活性污泥进行分析。
一、好氧段活性污泥培养
常规好氧段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主要有接种培养法和自然培养法。
1、自然培养
利用污水现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渐繁殖的过程。这种方法适合于污水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高、气候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必要时,可在培养初期投入少量的河道或化粪池底泥。
自然培养又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间歇培养
将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暂停进水,开始闷曝(只曝气不进水的)。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沉1-1.5小时。然后再进入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占池容的1/5 )。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比上次缩短。
当污水温度为15-20℃时,经过15天左右,就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超过1g/L,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达到15%~20%。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最初的回流比应当小些,可以控制在25% , 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逐渐将回流比提高到设计值。
(2)连续培养
污水直接通过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和二沉池,连续进水和出水。二沉池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回流曝气池,直到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达到设计值为止。
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种:
低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1~2天。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不排泥也不回流。等曝气池形成絮体,二沉池有污泥沉淀时,开始以低回流比(25%左右)回流污泥。当混合液污泥浓度超过1g/L后,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污泥。当混合液污泥浓度接近设计值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排放剩余污泥。
高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1~2天。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等曝气池形成污泥絮体,二沉池中有污泥沉淀时,开始以低回流比(25%左右)回流污泥。当混合液污泥浓度接近设计值时,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排放剩余污泥。
2、接种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污水,然后大量投入接种污泥(最好是附近污水厂未经消化的新鲜脱水剩余污泥,也可是化粪池底泥、河道底泥),按高负荷连续培养法培养,这样能大大缩短培养时间。
此法一般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厂,大型处理场需要的接种量非常大,运输大量污泥往往不太现实。当污水厂改建或扩建时,利用旧曝气池污泥为新曝气池提供接种污泥,是经常见到的做法,也能缩短全场的培养时间和降低培养的能耗。
3、注意事项:
(1)冬季污水温度较低,不适合微生物生长,尽量避免在冬季培养污泥(培养培养时间会增加30%-50%)。若一定需要,应采用接种培养法,并控制较低的运行负荷。
(2)当污水有机质浓度低时,为缩短培养时间,可在进水中增加有机质营养,如小型污水厂可投入一定鼠的粪便,大型污水厂可让污水超越初沉池,直接进水曝气池。
(3)污泥培养初期,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值的1/2 左右。否则,絮状污泥不易形成。
(4)污泥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测量曝气池混合液的SV与MLSS, 还应随时观察污泥的生物相,了解菌胶团及指示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以便根据情况对培养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整。
(5)对于工业废水或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市污水,由于缺乏专性菌种和足够的营养,因此在投产时还应对培养的污泥进行驯化,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逐渐形成具有代谢特定工业废水的酶系统,具有某种专性。
二、厌氧段活性污泥培养
厌氧段活性污泥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厌氧消化三个阶段所需的细菌,即甲烷细菌、产酸菌、水解酸化菌等。培养方法主要有接种培养法和逐步培养法。
1、接种培养
将消化池内充满二级出水,向厌氧消化装置中投入容积为总容积的10%~30%厌氧菌种污泥(一般为含固率3%~5%的湿污泥),再加入新鲜污泥至设计液面,充分搅拌。
然后通入蒸汽加热,升温速度保持1℃/h,直至达到消化温度并维持3-5天,污泥即可成熟。然后投配新鲜污泥并转入正式运行。
此法适用于小型消化池,因为对于大型消化池,要使升温速度为1℃/h,需热量较大,锅炉供应不上。
2、逐步培养
向厌氧消化池内逐步投入生泥, 使生污泥自行逐渐转化为厌氧活性污泥。该方法要使活性污泥经历一个由好氧向厌氧的转变过程, 加之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很多, 因此培养过程很慢,一般需历时6~10月左右。因此,厌氧的启动不建议使用逐步培养法。
3、注意事项:
(1)在消化污泥来源缺乏的地方也可用人粪、牛粪、猪粪、酒糟、 剩余淀粉等有机废物稀释到含固率为 1%~3%投入硝化池。
(2)初期生污泥投加量与接种污泥的数量及培养时间有关,早期可按设计污泥量的30%~50%投加,到培养经历了60d左右,可逐渐增加投泥量。若从监测结果发现消化不正常时,应减少投泥量。
(3)为防止发生沼气爆炸事故,投泥前应使用不活泼的气体(氮气)将输气管路系统中的空气置换出去后再投泥,产生沼气后,再逐渐把氮气置换出去。
(4)培养消化污泥菌时,必须控制pH值和有机物投配负荷,PH值应保持在6.4~7.8之间。有机负荷控制在0.5kgVSS/(m3·d)之下。投配负荷过高,会导致挥发性脂肪酸大量积累,PH值降低,使酸衰退阶段太长,从而延长培养时间。
想要了解更多,请点击“www.homeytec.cn”
上一篇:
什么是水力停留时间(......
下一篇:
设备维修的最高境界